校园主站  本站首页  学院概况  党建工作  师资队伍  家庭教育  本科教育  硕士教育  工作简报  通知公告  就业专栏  下载专区 
教育科学学院
当前位置: 本站首页>>通知公告>>正文
贵阳学院2024年硕士研究生教育年度进展及培养质量报告(教育科学学院)
2024-12-02 00:06 余小龙 

本单位在校研究生23人,校内导师 20 人,行业导师 6 人。

一、研究生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一)基本工作开展

2024年教育科学学院在学校党委领导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高质量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第二批主题教育,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省第十三次党代会和贵阳市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衷心拥护“两个确立”,忠诚践行“两个维护”,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高质量发展为牵引,推动教育科学学院研究生党建。

1.持续推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走深走实。抓实“第一议题”学习制度,深入开展“党的二十大精神大学习大落实”活动。

2.认真开展硕士研究生主题教育。按照学校党委要求,学院认真落实中共贵阳学院委员会印发《关于在全校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的实施方案》的通知(院党通〔2023〕27号)文件精神,紧紧围绕“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的总要求,牢牢把握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主题主线和根本任务,组织教科院研究生高质量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确保主题教育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3.加强研究生意识形态工作。牢牢把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和主动权,坚决守住不发生重大意识形态事件的风险底线。

(二)特色和亮点

1.发展研究生党员,组织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参观红飘带。

2.组织新生参加党史知识竞赛。

二、学位授权点工作进展情况

1目标定位

1.1领域(方向)设置

(1)领域(方向)设置合理

(2)服务国家战略、行业和区域发展需求

(3)相关学科专业优势突出、特色鲜明

1.2培养目标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具有正确政治方向、忠诚于党和国家教育事业、具有先进教育观念、较高理论素养和较强教育保育能力的小学和幼儿园教师。具体培养目标如下:

1.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定社会主义信念,热爱教育事业,遵纪守法,立德树人,关爱幼儿,为人师表,积极进取,恪守师德规范。

2.了解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和教育法律法规,了解教育专业和学科专业前沿及发展趋势,系统掌握现代学前教育理论。

3.熟悉小学与学前教育保育的新理念、新要求、新内容和新方法,掌握专业基础知识和技能。

4.具有较强的教育教学与研究能力,具备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整合相关资源开展教育保育能力,具有终身学习与发展的意识与能力。

6.掌握一门外语,具备能熟练相关教育外文资料的能力。

2人才培养

2.1招生选拔

研究生规模及生源结构(2024年招生情况)

生源结构

录取人数

录取比例

录取生源地情况

本省生源数量(人)

外省生源数量(人)

一志愿报考人数

9

11.25%

56

24

调剂报考人数

4

0.044%

448

456

2.2科学道德和学术规范

在学风建设、学术道德等方面具有健全的规章制度及有效的防范机制,定期开展科学道德和学术规范教育。若有相关事例材料需简要陈述。

2.3课程教学

(1)按要求开设政治理论课;

(2)总学分达到培养目标的要求;

(3)课程学习达到培养目标的要求;

(4)专业实践达到培养目标的要求。

2.5专业实践

(1)对专业实践环节的规范性要求,专业实践组织办法等

教科院制定了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实训方案

目标要求:通过深入校内外实践实训场所、小学课堂,在实践实训中深入体验、探究、提高小学教育教学问题的发现能力和解决能力,养成在实践中反思与研究的意识,提升师德修养,增进教育家精神,丰富解决小学教育教学相关问题的实践经验,持续提升教育教学能力和创新能力,为从事小学教育教学工作和专业发展奠定基础。

开展形式:实践实训实行课程化、序列化、学分化模式,采取多位教师指导、研究生个人实训和集中实践相结合、以过程训练为主线、多主体综合考核(核定成绩)形式进行(其中,校内实训、教育见习、教育研习分项进行,教育实习集中进行)。

时间要求实践实训累计时间不低于1学年,分四大模块课程,共计8学分:1.校内课程化、序列化、学分化实践实训,第一学年分项实施,累计不低于40学时,计2学分。2.教育见习在第一学年到小学分两个学期进行,累计不低于20学时,计1学分。3.教育研习贯穿1-5学期,累计不低于20学时,计1学分。4.教育实习集中安排在第二学年(3-4学期),时间不少于32个教学周,计4学分。

内容要求:实践实训坚持课内与课外衔接,校内与校外互补,教、练、赛、考结合,教育理论与学科前沿相互渗透的原则,扎根实践实训室、走进小学教育现场,运用所学小学教育理论与知识,深入体验和提高小学教师必备基本技能,系统观察小学教育教学发展现状,深入分析与反思小学教育的发展困境,并探索解决策略。

考核标准:1.完成校内实践实训各子项,通过考核或取得相关等级证书、获奖证书、产出成果等,核定是否修满学分。2.每次教育见习结束须提交1份教育见习总结(不少于1000字),见习指导教师核定是否修满学分。3.教育研习结束后,须提交1份研习报告(不少于5000字)或第一作者公开发表论文2篇或取得省级及以上关联奖项或主持结项校级及以上课题1项,“双导师”核定是否修满学分。4.教育实习结束后须有实习校的实习鉴定成绩,并提交教育实习总结报告(不少于8000字),“双导师”核定是否修满学分。

成果要求:研究生须提交专业实践实训报告及《贵阳学院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专业实践鉴定表》。

(2)研究生参加专业实践情况及成效

序号

本单位研究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名称

校外实践教育基地所在省市

本年度研究生进入校外实践教育基地人数

1

贵阳市南明小学

贵州省贵阳市

12

2

贵阳市南明区双龙一小

贵州省贵阳市

12

3

开阳县东湖小学

贵州省贵阳市开阳县

12

4

贵阳市六一幼儿园

贵州省贵阳市

10

5

贵阳市实验幼儿园

贵州省贵阳市

10

本年度,学院组织了小教和学前专业的研究生在各校外实践基地开展了丰富多样的实习实践。2003级的同学从9月开始在相关实践基地开始了为期1年的实习。2004级的同学也进入到各实践基地开始了各类见习活动。

2.6奖助学金

研究生奖助学金情况

国家助学金

序号

学生年级

人数

奖助类别

金额(万)

1

2023

1

学业奖学金

2

2





3





合计

2

学业奖学金

序号

年级

专业

级别

金额(万)

1

2023

小学教育

一、二、三

2.4

2

2023

学前教育

二、三等

2

3





合计

4.4

2.7毕业标准和学位标准

毕业条件

一、课程学分要求。本专业课程由必修课程、选修课程和补修课程三类,总学分不少于38(学前为39)个学分,其中学位课程不少于23个学分,专业实践(含创新实践)不少于8个学分;本科非小学教育(学前教育)专业的研究生需补修本科段的教育学、教育心理学、中国教育史3门课程,不计入学分。

二、完成贵阳学院教育科学学院的师范生教师技能资质考核并获得证书;教育教学实习不少于一年并通过行业导师和本校导师的考核,实习成绩平均分不低于80分。

三、取得本专业的教师资格证书。

四、完成本专业的硕士论文双盲审并全部合格。

五、硕士论文公开答辩顺利通过。答辩不通过的,经答辩委员会同意,其论文可进行修改,在半年后申请重新参加下一届毕业生学位论文答辩。学位(毕业)论文再次答辩仍未通过,学习年限已满,且已完成培养计划要求的课程学习以及其他教学环节,成绩合格,给予结业证书。

授位条件

在满足以上毕业条件的前提下,申请授位的同学尚需满足以下条件之一:

1.以第一作者身份或与导师共同署名在具有CN号或ISSN号的学术刊物发表学术论文(或教学设计类文章等)1篇,第一署名单位为贵阳学院;

2.主持校级及以上科研项目1项;或参与本领域相关课题研究,若课题项目为校级或地厅级,需在主持人之外排名前3,若课题为省级及以上,需在主持人之外排名前5;

3.出版学术专著或编订教材1部,若与他人合著需排名前3,个人写作的字数不少于2万字;

4.参加本领域的专业竞赛并获得校级二等奖以上(排第1)或省部级奖项(排前2)或全国性奖项(排前3);或参与大学生挑战杯、“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并获奖;

对于已毕业但未满足学位授予条件的研究生,可申请学位的年限为在其原定最长学习年限结束后1年内,超出规定年限者,学院不再受理其学位申请。

3师资队伍

3.1师德师风

(1)制定了相关政策文件,注重理想信念、职业道德、为人师表等方面的教育;

(2)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师德师风优良,重视教书育人,遵守学术规范,无相关违纪情况。

3.2校内师资队伍

(1)专任教师不少于20人

(2)年龄结构合理

(3)45岁以下比例不少于1/3

(4)具有博士学位的比例不少于1/2

(5)具有副高及以上职称骨干教师不少于5人

(6)具有实践经验的教师(具有职业资格证书或具备相应行业工作经验或承担过工程技术类课题)的比例不少于1/3

(7)制定了校内导师选聘、考核等文件,且规范执行,实施情况良好。

3.2校内师资队伍

校内导师总数 20 人,其中45岁以下比例 50 %,具有博士学位的比例 55 %,副高及以上职称骨干教师 21人。

3.3行业师资队伍

与相关行业企业高级工程技术或管理人员共同建设专业化教学团队和导师团队 ,参与本类别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学与指导的行业教师人数 6 人。

3.4导师培训

导师培训相关制度健全,定期开展导师培训

本学期除了参加学校研究生院组织的线下和线上培训课程外,本院还组织了导师进行学习和培训,并请校外专家进行科研等方面的指导。培训主题主要有:

(1)研究生培养中的师生心理建设

(2)《学位法》实施对研究生培养管理带来的挑战

4科研水平

4.1研究项目

年科研到账经费 51 万元,师均科研经费 2.55 万元。

教师科研项目承担情况

序号

课题级别

课题数量

批准经费(万)

研究时间

1

国家级

2

25

2024-2026

2

省部级

8

15

2024-2026

3

地厅级

3

6

2024-2026

4

横向项目




5

其 他

1

10

2024-2026

4.2研究成果

研究生师生学术成果及获奖

序号

成果类型

数量

备注

1

导师论文

6


2

导师科研获奖

1

国家级项

省部级 1 项

其他项

3

导师专利


其中发明专利项

4

导师专著、研究生教材出版

2


5

导师学术交流会议入选

2


6

研究生论文

2



研究生获奖

15

国家级 5 项

省部级项

其他 10 项

7

研究生专利


其中发明专利项

8

参加学术交流会议

8


9

其他



4.3成果转化

教师

职称

服务对象

服务内容

服务起止时间

余水

教授

息烽县妇联、云岩区妇联、贵阳市妇联

家庭教育指导宣讲

2022年-2024年

余水

教授

贵阳市清华中学、贵州省农业职院、贵州省体育职院

心理健康教育

2018年-2024年

余文武

教授

贵阳市南明区尚义路小学

课题指导

2022-2025

余文武

教授

贵阳市六一幼儿园

成果指导

2024-2027

余文武

教授

贵阳市第一中学

课题指导

2023-2026

余文武

教授

遵义市第四中学

课题指导

2024-2027

王坤

教授

锦屏中学、三江中学

教育高质量发展培训

2023年10月

王坤

教授

水城区中小学教师

研学培训

2024年5月

阮朝辉

教授

独山县第二幼儿园

成果指导

2024年1-4月

阮朝辉

教授

国培项目实施

专题讲座

2024年5月-8月

6质量保障

6.1管理服务支撑

教科院已建立较为完善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管理与运行机制,有专门的机构和人员管理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研究生权益保障机制健全,实施情况良好。

6.2培养全过程质量保障

教科院已建立培养全过程监控与质量保障、加强学位论文和学位授予管理、分流淘汰机制。

三、典型案例与特色经验

在本类别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培养、评价等工作中的典型案例和特色经验。

小学教育和学前教育的专业硕士培养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因此从新生入学至今,各相关专业老师已带领学生深入教学一线多次观摩、交流,极大地提升了学生对本专业发展方向及研究生能力结构的认识,对此后的进一步学习和实践理清了思路。

四、存在问题分析

贵阳学院相关专业硕士自独立招生以来,还没有完成一个研究生培养周期,作为第一单位独立培养小学教育、学前教育专业硕士研究生的经验比较有限。师资队伍的建设还有待加强和完备,少数课程尚欠缺合适的任课教师;小学教育和学前教育的少数课程设置尚需做出调整,以期和培养目标更加契合。学院与省内多所知名中小学、幼儿园、教育管理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但办学模式的合力仍有待加强。

五、持续改进和提升计划

1、继续提升各研究生的学术积累。

2、加大研究生的教育教学基本技能培养,鼓励和实际支持他们参加各种研学、观摩和交流。

3、开展更深入、具体的见习、实践等教育教学活动。

4、引导学生将目前的学习、实践等活动与此后的硕士毕业论文结合起来,为此后的硕士论文打下坚实的基础。

教育科学学院

2024年11月15日

关闭窗口

版权所有@贵阳学院教育科学学院 制作维护:贵阳学院宣传部

地址:贵阳市南明区见龙洞路103号 电话:5406540  邮编:550005

ICP备案号:黔ICP备10200552号-1  :贵公网安备 520102020005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