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主站  本站首页  学院概况  党建工作  师资队伍  家庭教育  本科教育  硕士教育  工作简报  通知公告  就业专栏  下载专区 
教育科学学院
当前位置: 本站首页>>工作简报>>正文
教育科学学院举办“红歌嘹亮,初心如磐”红色歌曲合唱大赛
2024-12-04 17:32 22学前邹雪倩 

为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传承红色文化,丰富大学生的文化生活,2024年11月18日晚7点,贵阳学院教育科学学院学生党支部与“火柴人”心理社团联合举办“红歌嘹亮,初心如磐”红歌比赛。此次活动旨在通过唱响红色经典歌曲,激发人们的爱国情感,共同追忆烽火岁月,表达对党的热爱和祝福,同时促进大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首先出席本次比赛的评委嘉宾有教育科学学院团总支书记向雯老师、张彦老师、颜媛老师、刘蕾老师。本次活动选取了多首经典红色歌曲,包括《我爱你中国》、《我的黄河我的家》、《紫荆花盛开》、《强军战歌》、《映山红》、《唱支山歌给党听》、《芦花》、《如愿》等,这些歌曲旋律优美、歌词激昂,能够激发人们的爱国情感和奋斗精神。

其中《我的黄河我的家》就深刻的体现了红色情感,黄河,是中华民族的生命之河,哺育着一代代的华夏儿女。《我爱你中国》的歌词质朴无华,却深情地表达了海外游子对祖国的眷恋和热爱。歌词中的“我的母亲我的祖国,我爱你中国”不仅体现了对祖国的深厚情感,更展示了中华民族对祖国繁荣昌盛的无尽向往。这种情感真挚而动人,让每一个炎黄子孙都能感受到对祖国的崇高之情。

《紫荆花盛开》歌曲也体现了内地与香港同胞之间血浓于水的情谊。通过音乐的形式,传达出两地人民同根同源、同呼吸共命运的情感内涵。在香港回归后,内地与香港在各个领域不断加深合作与交流,这首歌也是这种关系不断发展的一个文化写照。演唱者通过深情的演唱,将歌曲中的情感完美地传达出来。他们用富有感染力的声音,唱出了对祖国、香港的热爱,对两地情谊的珍视。

《强军战歌》是一首具有深刻内涵和广泛影响力的军旅歌曲。在举办的红歌会上演唱这首歌曲,不仅能够展现同学们对祖国的热爱和担当精神,还能够激发听众的爱国情感和奋斗动力。其他的节目也获得了大家的喜欢。在红歌演唱的间隙,还穿插了互动环节。通过问答的形式,让成员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了红色文化和历史。这些互动环节不仅增加了活动的趣味性,也进一步激发了大家的爱国热情。

《唱支山歌给党听》这首歌创作于20世纪60年代。当时,中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广大人民群众对党充满了热爱和感激之情。歌曲的创作顺应了当时人们想要表达对党的深厚情感的需求,成为了人民心声的一种艺术化表达。

《芦花》这首歌创作于现代,其旋律优美,歌词富有诗意。它以芦花为意象,通过芦花来寄托情感。旋律优美流畅,具有很强的抒情性。其音符的走向犹如芦花在风中摇曳,高低起伏间充满了灵动性。它的节奏较为舒缓,给人一种宁静而悠远的感觉。这种舒缓的节奏有助于演唱者更好地表达歌曲中的情感,也让听众能够沉浸在歌曲所营造的氛围之中。

《如愿》这首歌是为了献礼而创作的,它紧扣时代主题,反映出不同时代人们的奋斗与梦想。在创作过程中,创作者深入挖掘了各个历史时期的人物形象和他们的精神品质,旨在通过音乐的形式,让人们缅怀过去、珍惜现在并展望未来。旋律优美且富有层次感。它的旋律线条流畅,音符的组合犹如涓涓细流,缓缓流淌进听众的心田。

活动结束后,由教科院张彦老师进行点评。她对各个参赛作品都进行了点评,并对各个参赛人员的积极参与和出色表现表示赞赏。同时也希望同学们能够继续发扬爱国主义精神,努力学习。张彦老师点评完之后便进行颁奖,各位老师们对获奖的同学表示祝贺,之后全体同学进行大合影。

红歌是中国革命历史的生动写照。每一首红歌都承载着特定的历史时期、历史事件和革命精神。蕴含着革命先辈们的坚定信仰、英勇无畏的精神等红色基因。在红歌比赛的舞台上,歌手和观众都能深入地感受这些基因的力量。

至此,教育科学学院“红歌嘹亮,初心如磐”红色歌曲合唱大赛圆满结束!

(撰稿:22学前邹雪倩   供图:23心理伍秀花   22心理王亚美)

一审:颜媛      二审:何芸      三审:阮朝辉

关闭窗口

版权所有@贵阳学院教育科学学院 制作维护:贵阳学院宣传部

地址:贵阳市南明区见龙洞路103号 电话:5406540  邮编:550005

ICP备案号:黔ICP备10200552号-1  :贵公网安备 52010202000540号